初春的温泉县,天朗气清,苗木吐绿,生机盎然。在温泉县国家湿地公园旁,“半边湿地半边城,城在景中景是城”的景致让人陶醉。沿着步行栈道蜿蜒前行,白天清雅幽静中散发着边境县城康养旅游的独特魅力,夜间流光溢彩,小城静谧更有迷人,如诗如画的生态美景抬头可见。目之所及,是干净整洁的街道,秩序井然的车流和环境幽雅的小区……如今,行走在温泉县的大街小巷,车水马龙、文明礼让,蓝天碧水、相映成趣。在温泉县创建更高水平的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过程中,温泉县这座文化厚重的魅力之城,一次次完成蜕变、一次次茁壮成长、一次次追求诗与远方、希冀触摸到更加闪亮的文明之光。
满目和谐景,一城文明风。温泉县2011年提出创建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目标;2013年成功创建为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2016年成功创建自治区文明县提名县;2019年成功创建为自治区文明县城;2022年在巩固自治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启动了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持续12年的创建让温泉县拥有了今非昔比的品位气质,文明的种子在这里迸发出巨大的力量,一项项相继出炉、温暖人心的“民生套餐”,一件件落到实处、得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好事,转化为群众的一份份幸福账单,一个个日新月异的变化可看、可感、可触,时时处处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创建的力度和温度。民生改善的浓浓暖意、幸福指数的步步提升,成为温泉县迎接自治区文明城市复验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城市提名城市道路上最贴心、最实在的收获。
以人为本 擦亮幸福底色
创建伊始,温泉县党委书记郑斌,温泉县党委副书记、县长白云龙率先垂范、靠前指挥,推动责任落实,制定下发《温泉县2022年巩固自治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对温泉县巩固提升自治区文明城市工作再动员、再强调、再部署,不断推动温泉县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取得新进步、实现新提升。县党委、县政府明确提出了的创建目标,提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把文明城市创建过程,变成市民创造良好环境的过程,变成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过程,让人民群众共建共享文明成果。
通过“周调度、月总结、季自查”工作机制,每周对各乡镇场各单位各部门进行调度,制定下发《温泉县巩固自治区文明城市成果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工作方案》持续聚焦短板弱项,按照环境卫生、市政修复、氛围营造等十大专项行动,动员全县上下坚持高位推动,汇聚“创城”向心力,逐步建章立制,让城市文明持续“保鲜”。通过完善属地管理、督导交办、常态监测等长效机制,强化组织领导、部门联动,引导全民参与全域创建,全面补短板、强弱项,坚持内外兼修、合力攻坚,将文明融入城乡治理底色,与经济发展同频,与民生改善共振。
召开启动会、 推动会、调度会、反馈会,集中研判、现场交办,有力推动“创城”工作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及时解决。自3月以来,温泉县各职能部门实行早八点晚九点联合执法工作制度,有序配合,持续开展拆违拆临、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整治等一批乱象治理行动,县城面貌得到不断改善和极大改观。推动问题在一线发现、一线解决。通过构建机制完善、职责清晰、任务明确的工作格局,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推动“创文”工作常态长效开展……
内外兼修 擘画城区新貌
城市属于每位市民,创建文明城市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全体市民的“大合唱”。在创建过程中,温泉县持续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搭建市民参与平台,不断提升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凝聚起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强大合力。
“我们老小区自改造以来,感觉自己又住了一回新房,路平了,停车位多了,住着很舒服。这才是真正的惠民工程,改到了百姓的心坎里。”正在小区里散步的居民告诉笔者,自己住了10多年的小区,如今地面翻新硬化,公共设施更加齐全,还增加了绿化面积等,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县党委、县政府充分挖掘小区内及周边闲置用地,倾斜资源,重点投入,补齐城镇配套设施和人居环境短板,自创建以来,投资15000万元,对6个老旧小区进行综合改造提升,涉及居民2304户,房屋87栋,提质面积约6.8万平方米。一个个老旧小区通过“微改造”,各小区实施道路硬化、地埋式、垃圾箱、绿化、照明、停车场、小广场、供排水、供热管网、燃气管网、电力配套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创建擦净了小街小巷和老旧小区的“脸面”,群众明显感觉到天蓝了、水清了、地绿了、大街小巷干净了,居住的环境更好了;路通了、墙净了、灯明了、出门如厕方便了,群众得到的实惠更多了……创建赋能为文明城市“加码”,持续创建充实了城区“里子”、提升了城市的“精气神”、增进了群众的民生福祉、塑造了城市人文魅力,打通了便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建管互促 共赴文明之约
乘着文明之风,近年来,温泉县在?;の氯┒酉∪笔刈试吹那疤嵯?,以湿地生态旅游方式为主,合理利用湿地公园景观和文化资源,将城区湿地打造成富有地域特色、集湿地?;?、休闲养生、文化展示、景观观赏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湿地公园和动植物保育科普基地,造就了5.8万亩的博尔塔拉河国家湿地公园,形成“半边湿地半边城,城在景中景是城”的自然景观。饭后或周末,沿着木栈步道蜿蜒前行,耳听鸟虫鸣,眼看芳草萋萋,碧水脉脉,眺望远方的皑皑雪山,清雅幽静中尽展边陲小城康养旅游的独特魅力,戏水、散步、健身,成了越来越多温泉县居民的生活习惯,让每一位居民切身感受到温泉的生态之美、生活之美。
山城相融、山水相依。温泉,不仅有满城山水的生态绿,还有得天独厚的地热资源,作为康养胜地,有着“中国温泉之乡”的美誉。叫响城市文化名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温泉县坚持以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创建为统领,扎实推进蓝天、碧水、净土工程。让绿色成为全县人民的自觉行动,构筑好天蓝、地绿、水清、岸美的生态宜居的城市高质量发展亮丽新底色。全年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100%;加强水污染治理,集中式饮用水水质均达国家Ⅱ类标准;完成草原生态修复治理3.1万亩、国土绿化3.4万亩;2022年“中国天然氧吧”金字招牌也落地温泉。
建管互促描绘温泉县城新貌,持续创建、精细管护完成城市亮化、绿意空间、泉街等规划,投资8亿元实施了城市外立面改造、人行道路铺装、城市生态修复治理、老旧小区改造、城市管网升级、口袋公园、规范道路标识标线等7类工程,基础设施体系和功能不断健全,城市品质更加精致。让县城道路越来越干净,环境越来越好,市民素质、城市品位也越来越高。全面开展“文明在行动满意在温泉”活动,整合优化城市管理、市场监管、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等执法力量,依托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开展立体式综合行政执法,抓好“整脏治乱”专项治理,以游客视角抓好服务管理,城市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同时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建好用好指挥平台,配套完善智慧水务、智慧市政等功能,使城市管理走向科学化、数字化、智慧化。以迎接自治区文明城市复验为契机,不断提升各族干部群众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全国唯一以地热资源“温泉”命名的县,是新疆首个“中国温泉之乡”“中国避暑胜地”、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自治区双拥模范县、自治区文明县城,还是中国新疆北鲵的故乡、西迁戍边察哈尔蒙古人的故乡、蒙古族短调民歌之乡……手握这么多的旅游资源,创下这么多的荣誉称号。如今的温泉县,“团结稳县、生态立县、旅游强县”已成为这座城市的魅力标签,统筹“生态圈”“生活圈”,在各族群众眼里,美丽、恬静、舒适的旅游度假休闲康养县城,越来越彰显出文明之美,魅力之城。